战事来的猝不及防,本来以为南耀被他们的声势唬住,退兵后能安稳一段时间,结果两日后的深夜,南耀集结五艘大船过沛河,船上甚至安装有炮筒。

    他们面临的危机远不止此,南耀竟然从东昼借道进入沛城后方,与水军形成前后夹击。

    战事突然告急,澹台清淮这才发现之前的夜袭,只是南耀掩人耳目,好让他们放松警惕。

    前有水军的火炮,后有陆军的马蹄,沛城腹背受敌,请求援军已经来不及,康将军与澹台清淮兵分两路,同时派军组织城内普通群众从地道撤离。

    地道通往沛城西面的大山,七年前那场战事,西面大山不仅成为康将军重点关注的地点,每日都有安排巡山人员,还在山里建起临时避难所,经过七年发展,避难所勉强能容下整个沛城的百姓。

    澹台清淮临出发时,回了一趟驿站,钊衍正焦急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,重鸣已经告诉他接下来的安排,他要和百姓一起去避难所。

    “昭昭,保护好自己。”事态紧急,澹台清淮来不及解释更多。

    钊衍知道自己帮不上忙,澹台清淮安排他去避难所,他也不会自不量力要留下来,情难自禁,伸手抱住澹台清淮的腰,埋进他怀里。

    “澹台大哥,让重鸣大哥跟着你一起吧,我会照顾好自己的。”钊衍声音闷闷的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澹台清淮没有拒绝钊衍的提议,“你快走吧。”

    说着快走吧,手却收的更紧了。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澹台清淮才放开钊衍,让重鸣送他去城中广场集合,再出城和他汇合。

    此时城中广场已经来了不少人,分批进入地下通道,重鸣交代带队的将士几句,再三让钊衍保重,还是钊衍催他才离开。

    与钊衍一批进入地下通道的老幼病残较多,就他看起来比较年轻,估计是重鸣交代过,才让他跟这群人先离开。

    地下通道还算宽敞,可以三人并排通过,在古代挖掘的工程量不小。

    钊衍前方应该是一家人,两个老人,一个年轻妇人,三个孩子,老人相互扶持,年轻妇人背上背着一个,手里抱着一个,旁边跟着一个。

    他后面是个大婶搀扶着瘸腿的老大爷,大爷拄着拐杖,似乎并不太高兴,和大婶抱怨着什么。

    钊衍竖着耳朵听着,原来这个老大爷以前是军人,在战场伤了腿,他和大婶没有后代,便在沛城安家落户了,军队给他置了房产,找了工作,如今南耀打来,他觉得自己还能上阵杀敌,不满先安排他去避难。

    钊衍觉得他跟这里的氛围特别格格不入,或许他不应该答应澹台清淮来避难,而是跟他一起去战场并肩作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