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辉小说馆>奇幻>贪与愿 > 第七章、酒醉闻人语
    不二和尚从不怀疑自己是否能真的就可以立地肉身成佛。做这么一个假设,如果老和尚告诉他佛能管饱,那么不二就觉得成佛就只是时间问题;如果老和尚再告诉他佛还管暖和,那么这个成佛的时间还会再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。

    做和尚的日子其实也有一些辛苦和乏味,这是不二的亲身体会。不二除了要打柴做饭,还要端坐在大殿里做功课,听着老和尚诵经的声音他都有些不耐烦了。绝大多数的时间里,他其实没听进去多少,他的心思一直是在如何收集老和尚的罪证,显然是一副魂游千里之外的姿态。

    突然间,不二好像想起了什么,起身就跑出了大殿,也不管老和尚是不是还在诵经,这样不打招呼就跑出去是否不太礼貌之类,直到离开了,也没有一句交代。此时,已是黄昏。

    出了大殿的不二,一路疾驰,从清泉山上跑下。

    等到不二离开了清泉寺,大殿诵经的老和尚才缓缓睁开了双眼。

    “助千万人达愿是千万功德,渡一人成佛是万万功德。”老和尚轻声念道,像是自言自语,更像是和朋友在聊天。

    “佛根少有”。大殿中,响起另外一个声音,听起来有些缥缈。

    “有城隍百年气运相助,老衲相信不二离修得金身之日不远”,老和尚双手合拾,对着大殿里一处虚空说道。

    飞奔的不二径直跑到被自己征用了十多年的城隍庙。原来他只是突然想起来,按时间推算,司徒夜今天就会回到金陵,而他知道,回到金陵的司徒夜一定会在到城隍庙来找自己,这一点,不二是深信不疑的。至于见面后的美女和好酒,就等见过后再考虑吧,不二边跑边这样想着。

    今日的金陵城隍庙,说是破败不堪都有点勉为“庙”难,或许大多路过的人都不知道,这里也曾是香火鼎盛、香客云集之所。

    在十多年前,金陵的老百姓每年都还会自发到城隍庙进行打扫修理的。只不过来后来,突然开始有人在传,说城隍庙不灵验了。烧香礼拜的人也渐渐感觉到这个传言的真实性,便开始一传十、十传百的,再来烧香祈愿的老百姓就渐渐少了,没过几个年头,就几乎没有老百姓再来城隍庙了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大家甚至就都忘记了这里曾有过一座城隍庙。仅是在路过时,感慨一句。毕竟只论烧香拜佛的地方而言,金陵就不曾缺过。

    关于金陵城隍庙的来历,还有个故事可讲。据说那还是在百年以前,金陵接连一月都在天降暴雨。大雨积流,淹没了城外大片的农田庄稼。到后来,由于积流过大,倾泻不及,甚至还引来了金陵的护城河秦淮河水倒灌到了城中,金陵城一下子像是置身在了湖泊之中。那场大水致金陵百姓死伤无数,粮食也因为侵染了水发霉腐烂。光人员伤亡和粮食损失,金陵城就已是十分惨淡,就更别提被损毁的房屋了。当时主政金陵的知府姓李,他爱民如子,却又身体多病。看着护城河的积流灌进了城里,李知府忧心忡忡。为了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,李知府竟然亲自带领府衙差役一起到城外挖沟渠排水,誓把护城河大水引走。连续挖了三天三夜,沟渠才挖通,护城河大水引走了,金陵城也得救了。挖完排洪沟的李知府回到衙门便一病不起,找了很多大夫看,都不管用。大夫们都说李知府是因为冒雨挖沟招来风寒入体,多日风寒引来恶疾堆身,大家都是无能为力了。后来知府就死了,那天,全城活下来的老百姓都赶去送李知府,听说送到坟地时,天空雷鸣电闪,有人说这是李知府功德圆满,得道升天的征兆。金陵老百姓感激他的功德,便为他塑造了泥胎塑像,又特意在城外修建庙宇,并把李知府的泥胎塑像供奉在了城外的庙里。这个庙宇,便是后来的城隍庙。生前的知府李大人,死后便让全城老百姓抬上了城隍老爷的神位。

    当然,这近百年的香火供奉,除了是因为人们在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知府以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则是人口相传说城隍庙有求必应的灵验。

    城隍庙的转折发生在十多年前,当时一个还尚在孩提时代的落魄孩子第一次来到了城隍庙,便跪在城隍李老爷的塑像前求愿。虽说孩子年纪不大,但愿景却不小----他一愿金陵城百年太平,二愿天下人无病无灾。

    城隍是听到了孩子的祈愿,可依城隍之力,他尚无法灵验孩子的这份愿望。

    孩子闭上眼祈求的同时,城隍也在仔细观察孩子,他注意到,这孩子佛根天成。

    初看之下,城隍欣喜。再看之下,城隍叹息。

    其实说到底,这十多年来,不是城隍庙不再灵验,只是李老爷再无暇他顾。自打还是街头飘零小哥的不二住进城隍庙,十多年里,城隍庙里夜夜安稳,不二夜夜美梦,梦梦梵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