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辉小说馆>青春>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六二一章 一个团结的集体
    不管内阁都有怎样的心思,赵曦目前只想把官制改革完成,把三级决策制推行,在第一次大朝会上,将国朝一定时间内大规划拟定,并付诸行动。

    王韶觐见,说那么多的意图,赵曦跟明白,无非是希望朝廷将熙河令设一路……

    而赵曦召集内阁议事,就是想借内阁的口,让王韶打消这个念头,还不至于打击他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赵曦没有担心王韶叛乱,可内阁大臣们未必没有。

    在整个国朝,唯有河湟一带是王韶一人兼任了军政两职……内阁大臣不太喜欢有这样的情形。

    更别说令设一路了,就是目前的情况,内阁也想动一动了。只是考虑到河湟开边需要延续性,又正值朝廷官职改革的时候,暂时没有提上议事议程而已。

    关键是,内阁都不太敢把希望寄托在新军的忠诚上,也对监察衙门不太相信。

    原来的御史台谏不就是让监督君王和臣工的吗?不一样成为朝臣相互攻讦的工具?监察衙门也是臣工,也是人,为什么会例外?

    因为内阁大臣们,都没有见识过后世那种洗脑式的灌输方法…~在监察衙门制度中,是有每年一次到讲武堂接受责问考验的。

    “彦国,大朝会一旦召开,按照朝廷颁布的议政任期制,王子纯最少还在河湟待五年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王子纯对于河湟的掌控时间太长了。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,过久的受一任主官领导,对朝廷并非好事!”

    议事结束,张方平并没有回自己的办公的屋子,而是随富弼到了他的地方。

    还没等富弼招呼他落座,张方平就开始嚷嚷上了。

    “安道,为何刚才议事未提?”

    “官家召集我等议事,很明显是抬举王子纯,有表彰的意思。那种场合,我又如何能对功臣猜忌?”

    张方平一点都没藏着掖着,全是实话。

    “安道,官家不止是想抬举王子纯,也不仅仅是为表彰…~官家对我等内阁的心思太了解了……”

    富弼说话,眼神却不知道瞟哪儿了。

    张方平也被富弼这话搞愣了,他觉得富弼没说完,又不好意思问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