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辉小说馆>青春>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
    南征军在广南西路,便接到了朝廷的诏令。

    没有询问在安南的过程,只是带来了各种文书,是南征军借漕运渠道回朝的文书。

    章惇知道,整个南征军的详细奏报,除了自己撰写的,监察衙门、皇城司,各有表述。

    朝廷诏令无异议,就意味着他这一趟远征,算是过关了。

    大军到了江南,才有了漕运的船。x

    如今的大宋军卒转运,没了转运使这差遣,全部由地方州府的军务衙门安排。

    军务衙门,也叫军务司,隶属于枢密院、兵部和地方州府三方共管的衙门。

    取代了原本团练使的职能,负责训练民夫,联络驻军,安置退役军卒,招募新兵等事务。

    大军转运也由军伍司协调漕运和轨道。

    并且,军务司在地方是兵站的主管衙门。

    这样使国朝的军伍,真正的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,最起码在地方,仅仅是联络,不再受地方管辖,也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意外。

    赵曦设置这个衙门时,是借了后世的体制。

    就比如刑恕,就属于襄州的军务使,主管一州军务。

    当然,不能因为刑恕的错,就否定了这个体系,相比早年的转运使制度,军务司的常设,首先提升了武将的地位;其次,是解决了国朝战事协调沟通不畅的难题。

    就比如现在,当南征军抵达江南时,漕运的运兵船只已经满满当当的停靠在杭州的漕运码头。

    “终于不用大象身上晃荡了,晃荡的某骨头都软了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坐船王舜臣也不太喜欢,可大象实在是不想再坐了。

    刚开始时的新鲜感,刚过了广南西路就烦了。

    “新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