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辉小说馆>历史>偶像风暴 > 第160章人不能这么无耻啊
    所以说,有些时候是要看个人的悟性的。

    一开始,管中行的想法与众人没什么两样,心中还有着“拯救菜鸟太子哥“的美梦。但他的脑子就比较灵活,很快就察觉到了定位上的错误。再瞧不起,霍冬也是一部院线艺术片的导演,而且还有过三部加入主创的作品(谢天谢地,总算有人想了起来)。

    这么说来,圈子里的地位肯定比自己这些人高,那么哪里来的勇气要指点方遒呢?因此说,现在最重要的事摆正自己的心态。

    那么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什么呢?面对着有资历、有地位的人,当然首先要虚心学习。就算他徒有虚表,学不到什么东西,那也要……拍马屁啊!

    好吧!拍马屁有点太丢脸了。毕竟自己还是华戏老师,总不能太过的低声下气,尤其是面对着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偶像流量。但先不要忙着挑刺,学习一些可贵的经验,这总没问题吧?

    你也别说,这心态一摆正,观看的角度立刻就变得不同。

    管中行首先就发现,剧组在营造时代氛围方面,花费了很大的功夫。无论是化妆、服装。还是道具、台词,都有着很浓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气息。甚至连蒲建华偷开出来炫耀的,他家中的配车——一辆老式吉普,都是原装货,现在已经相当罕见。除了少量个人收藏以外,外界几乎已经没有。所以说,一定是花费大量功夫借来拍摄的。

    这其实就能看出剧组的态度。其实真说起来,在镜头前,网购买的五毛道具和这些真实道具几乎没什么差别,无非体现出了细节上的认真程度。

    细节上的认真,那就意味着拍摄的认真程度。更为关键的是,证明了一件事——剧组有钱并且肯烧钱!

    这点其实相当重要,对于电影来说,钱并不是万能的,因为钱就是一切!

    如果没有人肯投资,就算有绝代名导、绝世经典,那照样要抓瞎啊?

    紧接着,管中行就开始观察起那些演员。真说起来,表演方面显得很稚嫩。

    在华戏里面,没什么剧组经验的青年教师不少,但演技派大拿的老教授同样不少。相比较的话,可能还不如那些优秀的表演系在校生。最多称得上一句演技合格,那种演技,拍拍偶像剧还行,但肯定驾驭不了这种难度比较高的艺术片。

    然而有趣的是,那个新人导演非但没有怯场,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知所措,反而通过不断的说戏,神奇般的把演员演技提高到了很不错的水准。

    电影表演就这点好,不合格的话,完全可以重新拍摄一遍。尤其是现在普及了数码摄影器材,连胶片都能节省下来。拍摄不成功的话,最多删除重拍,都没有了废胶片的成本。所以就给了演员一个调整的空间,如果你一遍不行,完全可以多拍几遍。

    可是演员该如何调整呢?这就要看导演的功力——行之有效的说戏!

    就算你演员不会演,我也能够通过说戏,让你强行掌握住角色情绪。再通过反复拍摄,精准的挑选出最完美的表演镜头,达到演技合格的目的。也就是说,通过对演员的不断刺激,让其达到兴奋状态,最终在表演中能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
    说实话,一个说戏能说好的导演,其他方面也绝对差不到哪里去。这就让管中行有些好奇,难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?这个霍冬霍导还真的有两把刷子啊?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,在管中行这样的行家眼中,最高程度的评价也不过是合格,绝不会是优秀。他们看不到成片,只能心中做出一个差不多的评估。